大学生读书,应该读的更广,还是精读几本就可以?

爱德网 精品推荐来源:得到APP评论195阅读模式
摘要

我看了许多不同老师给的建议,有的说应该扩大对社会的认知,不然今后到社会上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适应能力太差。也有的说大学是最好的进行主题性深度阅读的机会,趁这四年打造一个自己的优势领域,比啥都会讲,但啥都不会做要强。

我看了许多不同老师给的建议,有的说应该扩大对社会的认知,不然今后到社会上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适应能力太差。也有的说大学是最好的进行主题性深度阅读的机会,趁这四年打造一个自己的优势领域,比啥都会讲,但啥都不会做要强。两边都是我很尊敬的老师,也觉得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如果两马并驾毕竟太难,那么我到底该如何选择呢?或者说以什么作为我决策的标准呢?

大学生读书,应该读的更广,还是精读几本就可以?

1、简单回答,阅读的广度深度很难割裂开,所以这个问题的回答就不可能是“深度更重要”or“广度更重要”or“并重”等等答案。

但我能理解你的意思,你希望自己在知识和阅历上提高,如果仅就阅读而言,应该以“阅读时长”为标准是最好的。

2、具体来说,有这样一个规律:对同一个人来说,收获新知识的多少正比于阅读/学习的时长。

3、但这个规律经常被各种不靠谱的说法撕扯的面目全非。比如到目前都很流行的快速阅读法,他们会教你如何通过目录找关键点,如何只看段落的首尾。最夸张的就是等同于欺骗的“量子快速阅读”,像洗扑克牌一样的翻书竟然也算阅读。

与此同时,还有截然相反的提法,就是关于阅读的同时如何记笔记,一篇文章看过后不但要标记重点,还要把心得体会记在笔记中,每隔一段时间对笔记做一个回顾,极端一些的还会教你把好文章抄写下来。但其实这些方法都没有跳出“同一个人,收获新知的多少正比于阅读/学习的时长”这个规律。

4、我们假设那些书都是言之有物的,当你只用快速扫描的方式看目录,看段落首尾时,一般来说,也就只有那些原本就在你脑中不太陌生的概念会被你首先抓住,为了追求速度,那些卡住你的地方总是被你跳过,你希望“抓住脉络”的同时,你也仅仅温习了自己熟悉的内容,但你收获的起码是这本书的大意,总比没看过这本书的人知道的多一些,更关键的是,很多人一年都看不了2本,你一周翻完了10本书。

而反过来,当你挨个字的看,虽然速度慢,甚至看着看着不由得想起从前一段内容和当下看到的内容冥冥中有所关联,品味了1-2分钟,结果一页纸看了5分钟才翻过去。一本书看了1个星期才看完。但正是因为你看的慢,结果那些你从未听说过的新概念因为逐层加深理解,甚至还和你从前已知的东西勾连在了一起,3个月后别人再问起你书里讲的什么,说不定你还能把诸如“X→Y的映射是连续的,这句话的意思是,集合Y的任意开区间的逆像,都是X集合的开区间之并”解释的头头是道。但可惜的是,你只看完一本。而其实,这都无所谓。

正因为一个人的理解力和智力是稳定的,所以不论他囫囵吞枣的快看,还是细嚼慢咽的慢看,单位时间里收获的知识总是大致一样多的。

5、更关键的是,你不知道收获的知识今后会在哪里派上用场,你就算认真学了好几本关于股票的书也依然不比其他股民多赚钱,但你也可能1周啃下一本数学书,也许某天因为从集合论中的“连续”概念悟出了股票长期的连续性就约等于经济发展,此后你买入了就不再频繁操作,反而大幅盈利。之所以你很敬佩的两个老师,他们的说法相反,也许就是因为第一个老师在快速阅读中受益更多,而第二个老师在认真阅读中受益更多,但其实他们受益的方式是一样的:长时间阅读。

6、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下面的现象也不会纠结了,比如很多人听得到的课程就反映,为什么我听的时候都懂了,结果没2天就全忘了?我是不是需要改进方法呢?其实不用,究其原因,他毕竟只听了10分钟,而那位老师研究了十年,他就像是只翻过一本书的目录一样,自然只收获了10分钟付出带来的效果。我们不是冯诺依曼那样的天才,谁都会在几天后忘光,要掌握一门知识除了迈过最初理解的门槛,还要通过训练,改正,延伸,关联等等途径反复学习才能算学会,那时候也许已经花费了上百个小时。

7、以上全部都是基于阅读而言的。而你提到的“应该扩大对社会的认知,不然今后到社会上两眼一抹黑”,这个问题通过阅读不一定能很好的解决,真正的解决办法只能进入社会边走边学,不是通过在上学期间打工时学,就是通过毕业后在工作里学。无论怎样,以现在全民阅读量而言,一个从大学起就花大量时间阅读的年轻人就算毫无经验的进入社会,也迟早要展现出巨大优势的。

8、所以回到我们最初给的结论:请以“阅读时长”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读书收获。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及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及链接,谢谢合作!其他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精品推荐

如何有效地批评一个人?

如果你是管理者,要对团队中的害群之马零容忍。鉴别害群之马的标准非常简单:经常问问团队中的人不愿意跟谁一起干活。害群之马不被清除,人才就会流失。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