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不能使学校变好

爱德网 微信热文来源:菁城子评论547阅读模式
摘要

希望将来的教育改革,给私立教育发展空间,也希望公立学校有更多自主权,学校之间也能充分竞争。哪怕学校有更多自主招生权,不完全为户籍所限,那也是好事。到那时候,学区房自然也就没有了市场。

主张市场经济的学者,常常面对的这样的诘问:教育该私有化吗?我的观点也许让许多读者愤怒:那是当然啊,国外就有大量著名的私立大学,政府不出钱,私人来经营,照样办得很好。

也许会有追问,那是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能行吗?其实,基础教育并没有特殊性。不要着急,我后面会慢慢解释。

学区房,不能使学校变好

我从来不是简单喊口号「私有制就是好」的人。凡事讲理,我就以招生入学为切口,看看私立和公立教育的差别在哪里。我所讲的道理,所举的例子,读者都很熟悉,尤其是学区房,它是教育和房地产的交集。

公立学校的招生很简单,教育部门划片,孩子就近上学,学校有接收义务。这个原则是由法律规定的,因为这项规定,就有了学区房。很多人以为学区房天生就有,事实上并非如此,它只是法律制度的市场产物。

私立教育就没有学区房现象。它的入学机制,说白了一句话:学校说了算。而各家学校办学目标不同,招生策略各有相同。

会有私立学校自忖教育条件优越,就算标出昂贵学费,也不怕没生源。其经营思路,大概是用财富门槛筛选学生,用高学费打造教学品质。一所学校招生,不辨生源良莠,只看金钱多少,这种情况大概是有的,现实生活中却很少见。

真正的好学校「看钱又看人」,招生标准多样。

成绩足够优秀的学生,再穷也没关系,学校提供Offer,还附带全额奖学金;考试成绩平平,不过才艺惊人,能给学校带来美誉,学校也愿意招收;倘若学生资质平庸,父母非常有钱,他们给学校捐一大笔钱,孩子前来入学,也就很好理解……

看似五花八门,核心只有一条:招生要对学校有好处。好学生带来名,平庸的学生带来利,多数情况下要名利双收,各方面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声誉之间,学校会做出现实的选择。

这种贪名好利的学校值得信任吗?不妨设想一下:一所学校在招生时不加甄选,泥沙俱下,另一所门槛颇高,还有好几轮面试——你说,哪一种学校更值得信任?

私立教育如此势利,没权又没钱,资质驽钝的学生,他们岂不是没学可上?这样对他们公平吗?作为市场产物的私立教育,也是有解决方案的。这就是非营利性学校。

非营利只是不直接赚钱,他们也有立身的目的。为普通学生提供基础教育,使他们不致流离街头;以办学服务社会,获取荣誉声誉,这类似公益事业。很多人愿意从事,企业和个人也愿意捐款。在发达国家,做慈善是受到鼓励的,它的最大好处是抵税。

只要不设办学门槛,就会有各类学校涌现。他们都想招到学校,学费自然不会太贵。教学资源自然不能和名校相比,但在因材施教,提升学生方面,效果不一定差。想办教育的人办教育,结果不会坏到哪去。

再回过头来看公立学校,情况就有很大的不同。

多数情况下,公立学校没有独立招生权。招收何种学生,排斥哪类学生,哪种招生策略最优,他们没有发言权。公立学校不追求盈利,他们要做的是遵守教育政策,提供公共服务。不只中国这样,全世界公立学校都如此。

法律有松有紧,公立学校自主招生权或多或少,公立学校也有教育家,他们也希望把学校办好。于是,在特殊情况下,公立学校的招生政策也会呈现出极大不同。

1990年代国家财政吃紧,全国很多学校发不出工资来。学校自谋生计,通过招生赚钱,弥补财务亏空,政府也予鼓励。于是,公立学校的招生花样多了起来。

通行做法是:学校依照政策,先在本学区范围内招收学生。同时也招收外来学生。只要他们交一笔钱,一切都好说。这笔钱叫「择校费」、「赞助费」或「借读费」,各地不同。

首开先例的,是教学条件好的地方「名校」。条件普通的学校,可以自己开发卖点。学区是死的,人是活的,「择校费」为流动人口提供了选择的渠道,解决了很多读书难题。

这样的民间探索,得到教育主管部门认可。1996年,教育部门联同多部门下发通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可以收取杂费;在非户籍所在地上学,可以收取借读费和住宿费。

自主招生的口子打开后,公立学校出现「私立化」特征。1990年代中期,我的家乡县城初中在全市各学区「招生」。每学区录取前几名,给予减免费学费的补助。考试到达一定分数线,只要缴纳一笔「赞助费」,就能入学。学校之间也有交流。差学校可将优秀学生「转」出去,获取转入学校「补贴」,学生再给原学校一笔钱。

如此这般交易,非常混乱,各种不公平,结果却是:当时条件下,学生家长获得更多选择,学校境况也得到改善。站在学校角度看,可以这样理解:优质学校的溢价可以变现收割了。

学校经济条件转好,可以改善教学条件,聘请优秀教师,进而提高学校美誉度。在义务教育这个管制严格,力求平等的阶段,很多学校硬生生办成「名校」,这和当时宽松的环境,教育者的谋利进取是分不开的。

公立教育是公共事业,怎能「认钱不认人」?有钱人交钱能上好学校,这对穷人公平吗?这样的诘问真让人难以回答。财政吃紧,教育部门对于争议也无暇顾及。「择校费」名义上可减,「赞助费」「住宿费」这些收费,是很难禁止的。

整个1990年代,全国各地还没有「学区房」现象,「择校费」十分盛行。这其实也是「学票」,只是以非常直白,非常简单的方式来交易。家长交钱上学,学校收钱招生。至于片区内的学生不用交那么多钱,相当于户口福利吧。

2006后,盛行多年,也被骂好多年的「择校费」,终于偃旗息鼓。一个主要原因是,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出台了。法律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应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禁止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禁止收取任何形式的学费和杂费。「择校费」至此被完全禁止。

更主要原因是:国家对中小学校加大投入,教师待遇显著改善,拖欠工资更是绝少发生。国家解决中小学校的后顾之忧,他们也无须再做吃力又挨骂的事情了。

2000年以后,中国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有了「优质地段」概念,外来人口涌入,带来教育资源分化。学区房是在「名校」概念上生长起来的。而名校之产生,和此前涌动的「择校」潮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没有市场的选择,不会有人群分化。大量收入高、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他们带来优质生源聚集,学校再以此招生赚钱,改善教学条件,这才有了名校。在法律禁止之下,「择校」现象衰落。学区房作为优质学校的唯一入场券,大行其道起来。

学区房是名校的结果,而非原因。它的最大问题是,好学校无法将自身资源拿出来,在市场上交换,使老师获益,使学校更好。好学校的溢价被开发商和房东赚走。「择校」使学校变好,而学区房再贵,学校无法直接获益,学校没有改善教学的动力——这是学区房最大的劣势。

今天基础教育的很多名校,他们之所以是名校,仅仅是后背有靠山,坐享历史红利。他们或是背靠人大、清华,直通名校高中,其自身并没有持续改善的机制。

有一些普普通通的公立学校,经过多年办学,慢慢成「名校」,也和学校自身没多大关系,最典型的是北京中关村西二旗附近的学校。原本只是普通的农村学校,随着大量高素质人口涌入,生源改变,这些学校也就成了「名校」。

「程序员买房到哪里,哪里就成学区房」,恰恰印证了学区房只是教育变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学区房是户籍管制的代名词,它本身并不创造价值。比学区房略宽松的择校制,在1990年代特殊阶段,也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是市场之功。

希望将来的教育改革,给私立教育发展空间,也希望公立学校有更多自主权,学校之间也能充分竞争。哪怕学校有更多自主招生权,不完全为户籍所限,那也是好事。到那时候,学区房自然也就没有了市场。

作者:陈兴杰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及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及链接,谢谢合作!其他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
微信热文

最高检再为“正当防卫”撑腰

最高检办公厅主任王松苗在解读今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时也坦承,长期以来,受执法理念和执法环境等因素影响,各地对正当防卫尺度把握不够统一,立法设计的初衷在司法实践中并未得到充分实现,刑法...
微信热文

借口总比办法多

很多时候,一件事能不能成,一个重要的决策能不能执行,并不是准备多充分,评估多严谨,而是在恰当的时刻,做决策的那个人,看到了有一定几率的可行性,然后坚决的去执行。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